首頁 淨宗法師 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 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(三十四)
以類別搜尋
以關鍵字搜尋
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
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(三十四)

理證經證

       給出結論以後就來證明它。這個結論大大超越了一般人的想法。這裡說,不論是往生淨土,還是淨土菩薩人天所起諸行,都是靠阿彌陀佛本願力。一般人都講,到極樂世界再慢慢修行,要如何如何修行,那裡只是環境、條件比較好。曇鸞大師的解釋不是這樣的。

 

       「何以言之」,為什麼這麼說呢?第一,給出理由;第二,給出經文的證據。

 

       第一,首先講道理。這個道理非常明朗,毫不含糊。先反證,「若非佛力,四十八願便是徒設」,如果不是佛力,四十八願就沒有效果、沒有意義了,就是假的了,那法藏比丘何必發四十八願呢?比如你發了一個願,要成就一件事情,給別人好處,那麼力量就在其中了;如果別人不認可、不接受,你這個願以及所有的行為不就等於徒勞、空設了嗎?

 

       第二,給出經文的證據。「今的取三願,用證義意」,引用經文來證明,用了三條願。四十八願很廣泛,就不一條一條地引用了,這是曇鸞大師智慧的眼光。「的」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靶心,射箭的靶心叫作「的」。所謂「目的」,就是眼睛看出去看到的那個點,這個詞代表精準度。「的取三願」,就是百分之百的,扼要的,抓得很緊的,一點點都不會偏離的。這個證明拿出來是百分之百的,就像射箭中了十環,射中眼睛所鎖定的目標,非常準,一點也不偏離、偏斜,很準確,很穩定,這就是所謂「的取」。「的取」三條願來證明,靠佛力速得成佛。

 

       接下來分別列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、第十一願、第二十二願,證明:緣佛願力故,十念念佛,便得往生(一證);住正定聚,必至滅度,無諸回覆之難(二證);超出常倫諸地之行,現前修習普賢之德(三證)。因此橫超三界,速得成佛,廣度眾生。此成為有名的「三願的證」,顯明淨土門之此土往生(第十八願)、彼土成佛(第十一願)、還(huan)度眾生(第二十二願),若凡若聖,若因若果,若往若還,自利、利他,皆完全依靠阿彌陀如來本願力。

 

       首先取第十八願:

願言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;唯除五逆、誹謗正法。」

 

       曇鸞大師寫得都很簡略,願文引完之後,接下來就解釋說:

緣佛願力故,十念念佛,便得往生;得往生故,即免三界輪轉之事;無輪轉故,所以得速:一證也。

 

       往生不就是靠佛的願力嗎?因為有第十八願,我們才十念念佛就能往生,所謂「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」,道理都是一樣的。「得往生故,即免三界輪轉之事」,因為極樂世界超出三界道,一旦到了極樂淨土,最基本來講,免除了三界輪迴;沒有輪迴才可以快速成佛。如果還在娑婆世界,還在三界裡面無窮盡地輪迴,哪談得上快速成佛呢?所以先講這一願。到了極樂世界就離開了三界,這樣成佛不就有可能,不就快了嗎?這是一證。

 

       接著引用第十一願:

願言:「設我得佛,國中天人,不住正定聚、必至滅度者,不取正覺。」

緣佛願力故,住正定聚;住正定聚故,必至滅度,無諸回覆之難,所以得速:二證也。

 

       「正定聚」就是不退轉。即使出了三界,像阿羅漢也是出了三界的,但還不是不退轉的菩薩,還不一定快速成佛。即使有的菩薩不退轉,再往上走,還未必能「必至滅度」、快速成佛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中間還有「七地沉空難」,菩薩進一步修行,到了七地的時候,他就不想修了。為什麼?他墮入沉空難,這個時候退下來,和阿羅漢差不多,因為已經完全證悟空性了,向上看沒有佛道可求,向下看沒有眾生可度,一切都是如如真理界。這時如果沒有諸佛出來加勸他說「對你是這樣,但是對眾生來說不還有苦惱嗎?雖鏡花水月作佛事,夢中佛事,但眾生還在苦惱當中,不知道這是夢境、夢幻,所以白白受苦。你應該更發大心,要作如幻佛事,去度脫如夢眾生」,如果諸佛菩薩不來這樣加勸,他可能就進入空的境界。所以不退菩薩也有他的回覆之難,好像回轉過來了,這樣成佛就慢了。

 

       可是,一旦到了極樂淨土,有阿彌陀佛第十一願的保障,根本不用擔心這個。「住正定聚,必至滅度」,「滅度」就是成佛,肯定不會有「七地沉空難」,這是第十一願的保障作用,所以「無諸回覆之難,所以得速」。一般的通途修行可能就有這個障礙,就不快速了。這是二證。

 

       第三,取第二十二願。第二十二願也特別好,有機會要專門講解、學習。

願言:「設我得佛,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,究竟必至一生補處;除其本願自在所化,為眾生故,被弘誓鎧,積累德本度脫一切,游諸佛國修菩薩行,供養十方諸佛如來,開化恆沙無量眾生,使立無上正真之道。超出常倫諸地之行,現前修習普賢之德。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」

緣佛願力故,超出常倫諸地之行,現前修習普賢之德;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,所以得速:三證也。

 

       曇鸞大師解釋這三條願,每一條願前面都有這五個字:「緣佛願力故」。先引用願文,然後說「因為靠佛的願力」,很簡略。

 

       到了極樂世界憑什麼可以「超出常論諸地之行,現前修習普賢之德」?「超出常論諸地之行」就是說,不是靠一般的、平常的次序,從初地到二地,到三地,不是這樣的,而是超越的。

 

       「超」有兩種:

       第一種是次第超。次第超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不從一地到二地,最後到十地,而是可以從最基礎的一下子到十地。

 

       第二種是不次第超。什麼是不次第超呢?不需要一定從低往高走,而是證高位也可以顯現為低位,在低位也有高位的果德,這才叫「超」。比如,三賢內含十地的功德;十地可以降為三賢顯相,甚至可以降為人天,這才叫「超」,是根本的「超」。在我們這個世界,低就是低,高就是高,這樣還是常倫,還是一般的倫次、次序。極樂世界不是這樣的,低位也可以含攝高位的一切功德,高位也可以降為低位來顯現,這才叫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」。「現前」就是當下。「普賢之德」是普遍的,所謂「普門遍入」,示現因地修相,普賢菩薩圓融願海有這樣的功德效果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這樣的人,只念幾句佛,到極樂世界就有這樣的果證,那是我們的功德嗎?不是,是「緣佛願力故」。因為有「超出常倫諸地行故」,不是一地一地按次第的,而是當下修行普賢願海,當下圓滿,所以快速成佛。這是第三個證據。

 

       「因此橫超三界,速得成佛,廣度眾生」,有這三願——有第十八願可以橫超三界,有第十一願可以速疾成佛,有第二十二願可以廣度眾生。「開化恆沙無量眾生」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」,這樣廣度眾生是什麼樣的狀態呢?不是說佛果功德不圓滿,然後再靠修習普賢行、積累功德來成佛,不是這樣的。這是「果位普賢」示現因地修相,就是在果位上已經如第十一願所說「必至滅度」,速得成佛,功德圓滿;但是在極樂世界不可能顯示佛相,必須回過頭來示現因地修相。這就好像古佛再來那種意思,就是在果位上退下來,示現因地修相,來告訴其他人菩薩法式,引導眾生。菩薩修行就是這樣,要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要如何引度眾生,是這樣一種原理。

 

       「此成為有名的『三願的證』」,這三條願的的確確、毫不含糊、毫不偏離地證明了這都是靠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。「顯明淨土門之此土往生(第十八願)、彼土成佛(第十一願)、還度眾生(第二十二願)」,這就非常清晰了,第十八願「此土往生」;第十一願「彼土成佛」,所謂「必至滅度」,在《無量壽經》同本異譯當中說「證大涅槃」,「證大涅槃」就是指佛的果位;第二十二願「還度眾生」,「還」是從佛的果位,示現因相,對我們來講,是成佛之後還(huan)回娑婆來度眾生。

 

       「若凡若聖」,「若凡」,第十八願主要是為凡夫講的;「若聖」,第二十二願裡包含聖位菩薩。「若因若果」,從此土去往生,這是「因」;彼土成佛,這是「果」。「若往若還」,前往淨土是「往」,回頭到十方度眾生是「還」。「自利利他」,自己成佛是「自利」,利益眾生是「利他」。這些都是完全依靠阿彌陀如來本願力。

 

       這麼簡潔的解釋,含攝面特別廣泛。所以說「凡是生彼淨土,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,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」,這句結論是整部《往生論註》的核心要句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看下面這張圖表。

 

       《往生論》整個結構就是從五念門到五果門,五念門為因,五功德門為果,這張表畫得很清晰。

 

       「凡是」這兩個字貫穿兩句。

 

       「生彼淨土」那一句,生彼淨土,五念門為因,第十八願是往生因;到淨土後得的果是五果門裡的前四種功德——近門、大會眾門、宅門、屋門,這就是第十一願。如果細分,近門和大會眾門屬於「住正定聚」,宅門、屋門應當是「必至滅度」。這是往生果,是往相,也是往相迴向。

 

       第二句,到了極樂世界,「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」,這就是五果門裡的第五種功德。第五果是園林遊戲地門,菩薩度眾生如同園林遊戲一樣,這種利益主要是顯示第二十二願的功能力用。

 

       這樣就非常清楚地顯示出來,這一切都是靠阿彌陀佛本願力的作用。

 

       總結

       從淨土宗教理發展階段來說,《往生論註》綜合了龍樹菩薩「稱名易行」與天親菩薩「五念門往生」的思想,將二者融為一體,而探求其背後的根本原理,在阿彌陀佛本願力。也就是:依佛本願力,稱名易得生。

 

       前面說過,曇鸞大師秉承兩位菩薩的淨土思想,把兩位菩薩的思想融在一起,來探尋背後的原理。

 

       簡言之,《易行品》首先明「稱名」,回答「是什麼」,此為易行之相,屬方法論;《往生論》進一步明「往生速成佛」,回答「要如何」,此為易行之用,屬目標論;《往生論註》更明「佛本願力」,回答「為什麼」,此為易行之體,屬本體論。三者相融相攝,一體不分。

 

       「《易行品》首先明『稱名』,回答『是什麼』,此為易行之相,屬方法論」,《易行品》講易行,講行法,到底什麼是「易行」,它回答「是什麼」,怎樣易行,就是稱念名號,「執持稱名號」。稱名是從外面可以看得到的易行的相狀,看得清楚。它是一種方法論,這種方法就是易行。

 

       《往生論》進一步說明的是「往生速成佛」,是回答「要如何」。稱名要怎麼樣呢?要往生淨土,到了淨土能快速成佛。這是目的,屬於目標論,《往生論》又進了一步。

 

       《往生論註》更加顯明「佛本願力」,回答的是「為什麼」——為什麼要到淨土,為什麼要往生,為什麼要稱名,為什麼到淨土能夠快速成佛。「此為易行之體,屬本體論」,是它的本質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看下面這張圖表,很清晰。

相承祖釋相承論釋主要貢獻教相判釋
印度龍樹菩薩《易行品》執持稱名號─方法易行道之相
印度天親菩薩《往生論》願生速成佛─目標易行道之用
中國曇鸞大師《往生論註》彌陀本願力─原理易行道之體 

 

       所謂體、相、用,它們互相之間的關係是融攝在一起的。也就是說,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確定了十方眾生的目標是「願生彌陀淨土」,利益是能夠快速成佛,方法是「執持稱名號」。「體」一定會顯現出「相」和「用」;而「相」也一定包含在「體」和「用」裡,有什麼樣的相,就有什麼樣的作用,也一定是從「體」當中所生發出來的:它們有這種一體的關係。

 

       由此《往生論註》,中印兩土之淨教思想豁然貫通,渾然一體;淨土一宗之教相判釋、正依經典、相承論釋涵蓋無餘,淨土宗呈現雛形。

 

       這樣聯繫起來看,淨土宗雖然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,但基本的形態有了。

 

       立宗要有幾個要素(立宗要素包含宗派名稱、教相判釋、正依經典、法脈相承),從《往生論註》來說,這幾個要素基本上完備了。比如說「相承祖釋」,相承要有相承的論釋,《往生論註》相承天親菩薩《往生論》和龍樹菩薩《易行品》,人相承、法相承非常清晰,相承祖釋很清楚。「教相判釋」,難易二道判、自他二力判也很清晰,這是非常明白的。「正依經典」也很清楚,因為《往生論》全稱是《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》,曇鸞大師進一步說明「無量壽經」是指淨土三經。所以,根據《往生論註》的教理架構來講,整個淨土宗基本的形貌已經比較完整,只是時節因緣還沒有到。

 

       這三位菩薩、祖師的貢獻,龍樹菩薩主要解決的是往生方法問題,就是「執持稱名號」;天親菩薩「願生速成佛」,是目標;曇鸞大師「彌陀本願力」,是原理。

 

       曇鸞大師秉承龍樹菩薩、天親菩薩的法脈,完整地傳承了龍樹、天親兩位菩薩的淨土思想,在淨土宗的教理發展階段有里程碑的貢獻:既繼承了前面印度的兩位菩薩,也為在中國開顯淨土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這些我們都能看得很清晰。

 

       曇鸞大師的貢獻可以講是不可思議的。中國的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,翻譯的經論都是從印度來的。在淨土門這一方面,曇鸞大師起了鉤索的作用,把印度淨土教和中國淨土教完整地聯繫在一起,使淨土教在中國扎根、發揚開來。曇鸞大師在這方面的功績是第一位的,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。從理論建設來講,曇鸞大師的作用非常大,地位非常高。

 

       二、《讚阿彌陀佛偈》一卷

       《讚阿彌陀佛偈》,曇鸞大師著,依《無量壽經》,以七言偈的形式歌歎阿彌陀佛依正二報之德,並述「稱名得生」之義。

 

       這也是曇鸞大師的著作,是依《無量壽經》寫的讚偈,讚阿彌陀佛依正二報,表達「稱名得生」。

 

       全偈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冠頭,由五十首、共三百九十句讚文及五十一禮拜組成,是仿照龍樹菩薩《十二禮》、天親菩薩《願生偈》特別所作的讚歌。

 

       「全偈以『南無阿彌陀佛』六字冠頭」,在全偈之前有一句話: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這不是像我們想的,好像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寫習慣了,就寫一句。曇鸞大師肯定是習慣寫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,但大師是不會隨便下這一筆的,他所要表達的意思,就是要說明「佛名為體」。因為曇鸞大師有這樣一個觀點:淨土三經,「以佛名號為經體」。曇鸞大師寫的《讚阿彌陀佛偈》,共五十一首,都是以佛名號來展現的;同時,他對整個《無量壽經》的理解,就是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

 

       這一句是略讚,因為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其實都已經讚歎完了。廣讚就是後面的五十一首偈子;如果更廣泛地讚,五百首也可以。這是以略攝廣,以廣歸略;也顯示廣略相入。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放在這裡,是有很多意思在其中的。

 

       「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讚文及五十一禮拜組成,是仿照龍樹菩薩《十二禮》、天親菩薩《願生偈》特別所作的讚歌」,在淨土宗裡,讚偈特別多,比如龍樹菩薩的《十二禮》、天親菩薩的《願生偈》、曇鸞大師的《讚阿彌陀佛偈》;善導大師的讚偈就更多了,有《般舟讚》《法事讚》《往生禮讚》等。

 

       在淨土法門裡,佛弟子讚歎佛是自然的,是發自內心的,所以對佛的讚偈向來就特別多。我們是卑劣的眾生,被彌陀這樣大悲救度而能成佛,我們也會從內心來讚歎阿彌陀佛,這是很自然的。祖師的讚歎,文句很優美,意境很深。有的蓮友也經常寫歌詞,唱不盡。老太太也會寫,內心被感動了,她就要用歌讚的形式來讚歎,不管她的語言表達得怎麼樣,她的心是一樣的。

 

       《往生論註》為廣釋《論》義、勸他往生為主,文理精絕,睿智無方;此讚偈為總攝經義,表白一心歸命願生之自督,品高詞美,至情感人。

 

       這是和《往生論註》來比較。「此讚偈為總攝經義」,把《無量壽經》的義理都收攝進來了。兩部作品的體裁不一樣,《往生論註》是解釋《往生論》的,是勸人往生的,它必須展開,文理非常精絕,文辭、義理的闡述都非常好;《讚偈》就很簡單,就是說「一心歸命願往生」,是情感的表達。「自督」就是自我的信願,這種歌詞當然也有勸化眾生的意思,但主要是自我歸命。

 

 (待續)


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

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
電話:02-27624922
email : theamitabha18@gmail.com      

 

  

 


淨土宗特色
本願稱名  凡夫入報
平生業成  現生不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