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淨宗法師 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 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(二十九)
以類別搜尋
以關鍵字搜尋
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
《淨土宗概論講記》(二十九)

《觀無量壽經》

二、《觀無量壽經》一卷

       《觀無量壽經》,劉宋文帝元嘉年中(424年)疆良耶捨三藏法師譯。

 

       本經一卷含王宮與耆闍兩次說法,稱為「二會正說」。世尊在王捨城王宮之內,為韋提希及阿難等宣說定心觀想極樂勝境的十三定觀(定善),以及散心修諸善的三福九品(散善),迴向願生極樂世界,為「王宮會」。阿難從王宮返耆闍崛山,世尊在座,對文殊等一切人天凡聖,複述王宮所說之法門,稱「耆闍會」。

 

       此經流通本名為《觀無量壽經》,善導大師所釋本名為《無量壽觀經》,簡稱《觀經》。

 

       本經核心:說定散二善,廣攝眾機,歸入念佛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還是分為四個部分——譯本、大意、核心、梗概來解釋。

 

       第一,譯本。「《觀無量壽經》,劉宋文帝元嘉年中(424年)疆良耶捨三藏法師譯」。

 

       第二,大意。「本經一卷含王宮與耆闍兩次說法」,這部經是兩次說法,稱為「二會正說」。是哪兩會呢?釋迦牟尼佛親自「在王捨城王宮之內,為韋提希及阿難等宣說定心觀想極樂勝境的十三定觀(定善),以及散心修諸善的三福九品(散善),迴向願生極樂世界」,這是「王宮會」。在經文的最後,「阿難從王宮返回耆闍崛山,世尊在座」,釋迦牟尼佛也在現場,由阿難轉述,對著文殊師利等一切大菩薩、一切天人凡聖大眾,複述王宮所說的法門,這叫作「耆闍會」。所以這部經稱為「二會正說」。

 

       此經的流通本,名字叫《觀無量壽經》;不過善導大師解釋的本子,名字叫《無量壽觀經》,就是「觀」字的前後次序稍有不同。不管怎樣,都簡稱為《觀經》。

 

       第三,核心。「說定散二善,廣攝眾機,歸入念佛」,這是《觀經》的核心。

 

       第四,梗概。本經的梗概及要點有七點。 


本經梗概及要點如下:

 

       (一)韋提厭苦

       世尊一時與文殊等諸大菩薩正在耆闍崛山中,此時王捨城發生悲劇,阿闍世王子為貪王位,囚殺父王。國太夫人韋提希同遭禁閉,身心憂苦,遙念世尊。世尊以神通現於宮中,韋提希深厭苦境,求願往生無憂佛國。

 

       韋提希夫人在苦惱逼迫的時候就想到佛了:「釋迦牟尼佛,我當初沒有好好修行,現在心裡很悲苦,您有什麼辦法救度我呢?我又沒有辦法去向您老人家請安、請問法義,我被不孝的兒子給關起來了。世尊您威德尊重,我也不敢說請您來看我,能不能派您的弟子阿難來看看我?」這在經典裡說得很清楚。《觀經》是故事情節非常生動的一部經典,拍成電視連續劇是很感動人的。希望有人發大心,把它做成電視劇或者動漫,把它很好地展示出來。

 

       韋提希一再磕頭頂禮的時候,世尊正在耆闍崛山,世尊有他心通,立即就知道了,「世尊以神通現於宮中,韋提希夫人深厭苦境,求願往生無憂佛國」。這是第一段。

 

       淨土法門,韋提希夫人是這個法門的代表,她是一個苦惱深重的業障凡夫,她是個女子,很苦。她地位很高,是國太夫人,她的生活很優越,平常都是被別人服侍的;但是在這種情況下——被自己親生兒子關起來了,她就更加苦惱了。也因為她的苦惱,啟發了她內心的覺悟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在這個世間遇到一點點苦事,應該鼓掌,要快樂。凡夫眾生想沒有苦惱,這怎麼可能?一個人正大紫大紅、一切順利、春風得意的時候,「春風得意馬蹄疾」,不過不是跑往極樂世界。「馬蹄疾」都往哪裡跑了?往三惡道裡跑。這個時候你叫他信佛念佛,他沒興趣的。不見棺材不落淚,不到黃河不死心,他遇到苦了,那會怎麼樣?善根成熟了,馬上想到「什麼能夠安慰我的心,什麼可以清涼我的心,什麼可以讓我的心得到幸福自在」,他就會追求真理。所以,苦其實是人覺醒的前兆。信佛念佛是要有善根的。有的人遇到苦,直接拿一根繩子上吊了,他還不信佛,還不知道求佛,這就是沒有善根。

 

       一個人都不知道苦,那他太年輕了,不是說明他有智慧。爸爸媽媽辛苦勞作,小孩子就一天到晚無憂無慮的。我們小的時候經常被大人呵斥,但不知道為什麼被呵斥,「我玩得挺高興,你呵斥我幹什麼?」因為父母很辛苦,每天要早早勞作,小孩哪裡知道啊。我們的智慧就像小孩,搞不清楚。

 

       苦和苦不一樣。其實眾生都是苦的,世間沒有不苦的。但是也有人苦中作樂,像沙漠裡的鴕鳥一樣,把頭用沙子一蓋,喝酒麻醉自己,苦在裡面難以自拔。晚上他在那裡捫心自問的時候,也覺得過得不舒服,鬱悶,無聊,空虛,寂寞,一種無奈的苦,像陰影一樣老跟著,揮也揮不掉,排也排不出去;但他沒有精力,也沒有正面力量讓他敢於直接面對這個苦。所以他就需要呼朋喚友,需要三五成群,需要麻醉,就是拔不出來,這苦就沒有盡頭了。

 

       如果心中感到苦,非常希望跳脫出去,佛菩薩一定會施以援手,甚至你還沒講的時候,佛菩薩就來點撥你。佛度眾生是很善巧的,恰到好處。

 

       《觀經》的梗概與要點,第一點韋提厭苦,第二點求生極樂,這兩點都是說《觀經》的緣起。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說了七個緣起,都收攝在這裡面了,分為兩類,一類叫逆向緣起,一類叫順向緣起。逆向緣起,就是不好的緣,有禁父緣、禁母緣、厭苦緣、欣淨緣、定善示觀緣、散善顯行緣,這幾個緣。逆緣,就是韋提希夫人遇到她兒子這樣忤逆,對父母噁心相向,加害父母,心中非常悲苦;因為悲苦,她願意求生佛的國土,這是逆向緣起。

 

       順向的緣,就是釋迦牟尼佛來到宮中,就是下面要講的「求生極樂」。

 

       (二)求生極樂

       世尊放光,攝十方諸佛淨土於佛頂光台之中,令韋提希一一盡見。佛力加被,韋提希選生極樂,請說定善觀法。世尊觀機,自開三福之行,並示佛力異方便觀。

 

       「世尊放光,攝十方諸佛淨土於佛頂光台之中」,就是「光台現國」那一段,佛的頭頂上形成光明。按世間來講,光是直線傳播的,但佛經裡很多描述是不一樣的,光可以繞圈子的,可以順著佛身環繞,也可以收回來,然後在頭頂上盤旋,像雲一樣成為一個光台。佛經裡面所講的光的運動方向,跟現代物理學或眼睛看到的是不一樣的,這就是佛的不可思議。

 

       在光台中顯現十方國土,十方世界諸佛淨土都在裡面,就像看電視一樣,當然肯定比電視精彩多了。韋提希夫人都看得很清楚,「或有國土,七寶合成;復有國土,純是蓮華;復有國土,如自在天宮;復有國土,如玻璃鏡」,十方淨土皆有光明,都很清淨。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國土,格外引人注目,就把韋提希夫人的心吸過去了,一看,是極樂世界。所以韋提希夫人說:「世尊,是諸佛土雖復清淨,皆有光明。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。」「諸佛淨土都很清淨,都有光明,都很好,但是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」。

 

       為什麼韋提希夫人能這樣做呢?就是因為佛力加被,善導大師的解釋很清楚,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。韋提希夫人說:「世尊,讓我往生無憂佛國吧!」釋迦牟尼佛就展現十方淨土給韋提希夫人看,問她:「這麼多國土都展現出來了,你要去哪一個?」不過佛的心是向著阿彌陀佛的本願,「望佛本願」在這個地方就體現出來了,佛陀就加持韋提希夫人選中了極樂淨土。

 

       這種加持有兩個方面:第一,可能讓十方諸佛淨土優勝的地方暗淡一些,極樂淨土的優勝就特別明顯;第二,就是直接讓韋提希夫人內心選中極樂淨土,明瞭釋迦牟尼佛的本意,因為極樂淨土殊勝,往生容易,還有阿彌陀佛本願的作用。

 

       所以「佛力加被,韋提希選生極樂」,這之後她就請釋迦牟尼佛為她講定善的觀法。「世尊觀機」,這個法門是韋提希夫人一個人請求的,但釋迦牟尼佛通過她,要把這個法門傳給一切有緣眾生。

 

       眾生的根機有定善和散善,韋提希夫人本人也不是修習定善根機的人。國太夫人本來雍容華貴,現在遇到這樣的悲苦,心中亂得一塌糊塗,見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,她已經失去常態了,經典裡說「舉身投地,號泣向佛」,當然,這也是她皈依佛的心情很迫切。她在那裡婉轉哭泣,很苦惱地哭,哭了好半天,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講話,靜靜地等著她,安慰她的心。她哭了好半天才醒過神來,就講話了:「釋迦牟尼佛,我怎麼這麼倒霉啊,我怎麼這麼苦啊,我怎麼生了這麼一個壞兒子啊……」她講的話不都跟我們老百姓一樣嗎?都是苦惱凡夫在那裡埋怨,講了很多。她又說:「佛啊,你怎麼也收了個不好的徒弟提婆達多呢?要不是他教唆,我兒子也沒這麼壞。」她還是認為自己兒子好,是因為受到壞人教唆才變壞的,「釋迦牟尼佛怎麼收了個這麼不好的徒弟?」這就是凡夫的知見。她忘了她自己當初讓阿闍世從樓上掉下來,阿闍世沒摔死,成了「折指太子」。

 

       這裡面有一大段公案,大家如果不看就太可惜了。她兒子為什麼要把父親殺掉、把母親關起來呢?這有很長一段故事。這個兒子前生是在山上修行的大仙人。大王年紀大了還沒有兒子,很著急,不知道國家要托付給誰。後來遇到一個看相的人說:「某某大仙人在山中修行,過三年投胎給你做兒子。」大王一聽,說:「來不及了,現在來行不行?馬上來。」這有點強人所難。大王就派人去跟大仙人講,大仙人有神通,說:「可以,不過還有三年。你回去告訴大王,過三年我再投胎做他兒子。」大王一聽,說:「我給他面子,叫他來還不來,還要等三年!你告訴他,我等不及了,要來現在就來。他不來就拔刀把他殺了。在我的國土之內,我說了算!」好了,使者又去了,說:「大仙人,國王有令,讓你現在就去。你如果不去就要你的命!」大仙人說了一句話:「卿當語王,我命未盡,王以心口遣人殺我;我若與王作兒者,還以心口遣人殺王。」就是大王自己沒來殺他,而是動念派人來殺他;大王現在怎麼對待他,將來他就怎麼對待大王。說完這句話,頭一伸,砍了。

 

       這一砍,王宮那邊王后就有孕了,國王高興極了,終於有太子了,國家有繼承人了。生下來之後,大家就歡天喜地開慶祝大會。這時又來了個相命先生,相命先生一看,說:「大王,不好啊,此子對大王有害啊!」這還沒生下來呢,說這孩子生下來對大王有害。大王自己做的事他知道啊,一想:不行,找了個冤家來了。就跟夫人商量說:「這樣吧,生的時候你選高樓樓頂,也不要接生婆,就在樓頂上,從天井中生下來,讓他摔死算了,悄悄地,人家也不知道。」妻子聽丈夫的,一想也是,將來生下來可能要滅門,不好辦。兩人就合夥講好了。結果這個小孩命大,從樓上掉下來也沒有摔死,只摔斷一根指頭,哇哇地哭。大家都知道了,也不能把他掐死啊,就把孩子養活了,還是很愛他。

 

       後來太子長大了。提婆達多瞭解這段因緣,他有他的打算,就告訴太子:「阿闍世太子,你父母對你不好……」說了一大堆教唆的話。後來阿闍世太子發動宮廷政變,提婆達多也要謀害佛,策劃了多起事件。

 

       不過,就在這個過程中,彌陀的救度展現出來了。世尊觀察眾生根機,不僅有定善,還有散善,所以開三福之行。另外,即使講定善觀,也跟一般經典所講的不一樣,這裡講的定善觀叫「佛力異方便觀」,是靠佛力異方便來觀行成就的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來看第三點。前面是序分,講完了。接下來第三點就是正宗分裡說的十三定觀,這是《觀經》的特色,此經之所以被稱為《觀經》,就是因為有定善十三觀,還有散善三觀。

 

       (三)十三定觀

       世尊應韋提希之請,次第開說十三種觀想極樂依正莊嚴的方法,眾生若一一觀想成就,皆得往生。於第七華座觀,世尊欲明除苦惱法,阿彌陀佛當下顯現,住立空中;韋提希見佛作禮,歡喜得忍,往生決定。於第九真身觀,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光明,一一光明,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。

 

       「世尊應韋提希夫人之請,次第開說十三種觀想極樂依正莊嚴的方法」,從日想觀、水想觀、地想觀、寶樹觀、寶池觀、寶樓觀、華座觀,到像觀、真身觀、觀音觀、勢至觀、普觀、雜觀,有十三觀。「眾生若一一觀想成就,皆得往生」。

 

       其中特別「於第七華座觀,世尊欲明除苦惱法」,這時阿彌陀佛就顯現出來了。韋提希見到阿彌陀佛就禮拜,當時就往生決定了。「於第九真身觀,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光明,一一光明,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」。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第七華座觀和第九真身觀的經文。

 

       之所以把這兩觀提出來,是有特別意義的。如同善導大師在《觀經疏》裡所說的,釋迦牟尼佛廣開淨土要門,安樂能人顯彰別意弘願。「顯彰」就是把原來掩蓋的、不明瞭的,顯發出來,彰顯出來。別意弘願在哪裡顯彰?就在第七觀,釋迦牟尼佛說:「我要為眾生說除苦惱法,汝等諦聽!」怎麼除我們的苦惱?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就顯現了出來,光明熾盛。這就好像兩個人互動,配合好了的。韋提希夫人一看,當下心裡就安穩了:「這是救度我的佛!除我苦惱的法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。」

 

       善導大師專門在玄義分裡列了一門,叫「得益門」,就是整個淨土門得益的地方。得益門是很有利益、很有意義的。大家會覺得「辨得益門有什麼意思呢?反正在哪裡得利益都沒有關係」。善導大師是要說明,韋提希夫人得的利益不在別的地方,就在阿彌陀佛;不只是說在第七觀這個地方,而是說得利益來自於阿彌陀佛本身。整個淨土法門得益得自哪個地方?得自阿彌陀佛。這是善導大師要說的意思。

 

       比如十三定觀,修觀想,但不是得益於觀想;修行散善,比如大乘善、小乘善、世間善,迴向求往生,但得利益的根本來源處也不在這個地方。得益門是得利益在無量壽佛本身,所以說「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」,這裡貫穿的思想是一致的。這樣就不落於自力,也不說是在其他法門、其他佛菩薩,甚至都不在釋迦牟尼佛的佛力加被當中,當然那有他的利益,但從根本來講,是讓位給阿彌陀佛的。

 

       這裡的意義是很深的。將來我們學習《觀經疏》的時候再詳細分辨,這裡也是點到為止。

 

       第九真身觀也有特別的意思,也是「顯彰別意之弘願」。第九真身觀是整個十三觀的最高峰,是觀阿彌陀佛的真身,佛身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那麼高,放出多少光明,怎樣莊嚴等等。這麼高的觀成就之後,最後的結局在哪裡呢?是看見:

無量壽佛,有八萬四千相;一一相中,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;一一好中,復有八萬四千光明;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

 

       最後是攝取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人。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就解釋,為什麼佛光普照,唯攝念佛,就解釋了著名的「親緣、近緣、增上緣」。

 

       這也是阿彌陀佛的光明示現「別意之弘願」:他特別的意思,不是提倡眾生觀佛,因為觀佛比較難,而是要顯示稱念彌陀名號得救。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:

唯有念佛蒙光攝,當知本願最為強。

 

       有特別意義的弘願、本願,就是阿彌陀佛發了這樣的誓願:「眾生稱念我的名號,不往生者,我不成佛!」所以,他成佛時的光明,就攝取因地本願所誓度的眾生,光明、名號是一體的,念佛當下,光明攝取。

 

       (四)三福迴向

       說十三觀畢,世尊為不能修定善觀法的眾生開說散善回嚮往生,即九品中的前六品之人行三福業,或修行福,或修戒福,或修世福;或單行一福,或合行二福,或具行三福,隨人根機,各修多少,用以迴向,皆得往生。

 

       說完十三觀了,世尊又為那些不能修行定善觀法的眾生——即使是佛力異方便觀,還是有很多眾生修不來——為他們開說散善回嚮往生。這就是九品當中前六品的人,行三福業。前六品的人,前三品都是大乘善,就是上輩上品、上輩中品、上輩下品;然後中輩,中輩上品、中輩中品是修小乘善、小乘福業,中輩下品是修世間善,行世間慈善孝養,行世仁慈,孝養父母:這是善和福,或者稱為「三福」,或者稱為大乘善、小乘善、世間善。

 

       或者修行福——大乘善,或者修戒福——小乘善,或者修世福——世間善;或者單行一福,在三種福裡修一種福,「或合行二福,或具行三福,隨人根機,各修多少,用以迴向,皆得往生」。這是講三福迴向,很多人在修行的,這是典型的雜行。這樣迴向求往生的,說在《觀經》。

 

       《觀經》是正依經典,怎麼講到雜行呢?雜行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,是要輔助、突出正行的,然後從這裡牽引出念佛。所以它根本的宗旨是以「持無量壽佛名」作為修持的根本法則。

 

       (五)念佛往生

       上面雖說了定善十三觀、散善三福業,但世尊的心特別憐愍三福無分、唯惡無善的惡業凡夫,開說阿彌陀佛大悲本願,欲使一切善惡凡夫皆能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,稱名往生其國,所以特取一生造作十惡、破戒、五逆,直到臨終才遇到彌陀救度之法的三種眾生為典型,置於下品,以一聲、十聲的口業稱名,當下即時莊嚴往生極樂,以徹底彰顯阿彌陀佛的絕對救度。

 

       我們三福修得來嗎?如果仔細去修就會覺得很難,甚至沒有分。下輩三品的眾生是唯惡無善的,佛為他們開說阿彌陀佛大悲本願。如果在十三定觀或九品的前六品裡講彌陀本願,人家可能會說「這是自他二力合起來的,這不是談修行了嗎?」所以不在那個地方講。就講下品的惡業凡夫,一輩子造惡,一直造到臨終,他有什麼修行?沒有修行。特別是下品下生,造作五逆重罪,一直到臨終,在他身上才可以把阿彌陀佛的救度完全彰顯出來。

 

       佛的大悲救度,佛的大悲愛心,救度善人,愛一個善人,就好像太陽光照在草木上面,雖然亮,但是還不夠亮;要救惡人,大悲愛心救度造業的凡夫,就如同太陽的光照在金子上一樣,特別晃眼,特別明亮。因為惡人才能顯示彌陀救度徹底、無條件。所以在下輩三品中純講念佛;尤其是下品下生,那是救度的極致。

 

       「欲使一切善惡凡夫皆能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,稱名往生」,這樣的惡業凡夫都能往生的話,善凡夫當然也可憑佛本願往生;散善凡夫能往生,那麼定善凡夫也可以憑佛本願往生;凡夫能憑佛本願往生,那麼聖人也可以乘佛本願往生。   

   

       《觀經》非常有戲劇性,不管是從它的緣起,還是修行方法,還是展現阿彌陀佛的救度,這是形象化最強的一部經典。比較起來,《無量壽經》就比較理論性一些,講因地怎麼發願,果上怎麼成就。

 

       醫生給病人治病,一般的小病不能顯示他的水平;要最重的怪病、雜病,人家都治不好的,一口氣上不來馬上就要死的,這樣的病人來了,一劑解除病苦,這樣就能顯示醫生的水準高。阿彌陀佛是大醫王,前面定善、散善就不談了,找下品下生,以他作為示範,針對意義特別明顯。

 

       這是講「念佛往生」。

 

       「念佛往生」,前面說過了,要配合第十八願才能讀得懂。同時,第十八願所講的「乃至十念」到底是什麼樣的「念」,一定要結合《觀經》的下品,尤其是下品下生,我們才能明白「乃至十念」到底是什麼。善導大師是以第十八願的根本精神來解釋《觀經》,也以《觀經》下品下生的特殊案例來解釋《無量壽經》「乃至十念」的內涵。所以,善導大師把《無量壽經》的「乃至十念」直接解釋為:

稱我名字,下至十聲,
乘我願力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

 

       直接解釋為十聲口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善導大師解釋的道理太深刻了,他不是以文字解釋文字,不是文字匠。

 

       現代人看書不會看,查很多資料,沒有必要。你直接聽祖師的,就要念佛,不念佛就不知道念佛的好處,也不知道十聲稱名的內涵到底是什麼。不念佛,靠腦筋想像,這樣不可以。經中說「依智不依識」,我們都是用意識來分別,查很多資料,說「十念」是指十念的思惟,或者是十次念頭,好像善導大師沒有讀過經一樣。這些都是沒用的。當然,這也是一個專題,希望將來有機會再來講「十聲」「十念」。

 

       (六)唯讚念佛

       上面總說了定善、散善、念佛三種往生方法,但世尊唯獨稱讚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,觀世音、大勢至二大菩薩為其勝友。

 

       這都有特別意涵,所以把它列出來。這第六、第七兩點就到流通分了。正宗分說了第三、第四、第五這三點。

 

       (七)付囑持名

       因念佛是彌陀本願,最易而又最勝,所以世尊最後唯獨付囑阿難「持無量壽佛名」以結束本經。

 

       整部《觀經》和《無量壽經》的銜接、環環相扣的關係,最主要是在哪個地方?環扣在三輩往生這個地方。三輩往生文,釋迦牟尼佛在《無量壽經》裡講得比較簡略,意猶未盡,因為《無量壽經》的主要內容是講四十八願的因願和果上成就。但講完之後,四十八願的成就,以這句名號來度眾生,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?攝受什麼樣的眾生根機呢?第十九願的成就文說三輩往生,就說到了;但是沒有詳細展開,因為這不是《無量壽經》的重點。這個問題在《無量壽經》裡畢竟沒有詳細地說明,那留在哪裡講呢?留在《觀經》裡面,就把三輩展開為九品,「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」展開為定善、散善的十六觀法。這就展開出來,收攝一切眾生根機歸入念佛。這是《觀經》對三輩往生的展開。

 

       《觀經》主要內容是講統攝萬機歸入念佛,對於怎樣念佛也是點到為止,就用下輩三品的案例作說明,最後作個交代。世尊在《觀經》裡講了這麼多,前面講的都是攝受眾生根機的——用十三定觀、三福九品攝受根機。那麼法要在哪裡呢?「阿難,汝好持是語,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」,這時候就戛然而止,《觀經》就結束了。但是「持無量壽佛名」又怎麼持呢?又是什麼樣的狀況呢?這留在《阿彌陀經》裡面展開。有人說《阿彌陀經》是《觀經》流通分這段文的展開,是銜接上去的。

 

       所以《阿彌陀經》和《觀經》的意旨不一樣,說:

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。

 

       十三定觀也好,三福修善也好,通通屬於「少善根福德因緣」,是遮止的。
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亂: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;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

 

       《阿彌陀經》的來意是在這個地方。

 

(待續)


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

105台北市松山區撫遠街384號B1
電話:02-27624922
email : theamitabha18@gmail.com      

 

  

 


淨土宗特色
本願稱名  凡夫入報
平生業成  現生不退